2024下半年机关“四星”获得者事迹

发布者:组织部发布时间:2025-03-20浏览次数:364

“创新之星”:黄春安

黄春安,现任多宝体育团委学生组织管理科干事。先后获得“福建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工作者”、多宝体育“优秀党务工作者”“青年五四奖章”“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广宣深耕,推动志愿服务再上新台阶

以系统思维和创新理念统筹推进志愿服务工作,通过构建“5个1”志愿服务体系和“一心双联”组织架构,实现志愿服务工作的体系化、规范化发展。创新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供给机制,完善激励保障体系,推动志愿服务实现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提升,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注入新动能。

近三年来,茶博会、马拉松、敬老院等志愿服务活动累计110466人次参与,服务时长达319165小时。福建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志愿服务工作中,团学党支部获省运会有功集体殊荣,17位教师获评“优秀志愿服务工作者”,560位同学荣膺“优秀志愿者”称号;在无偿献血工作中先后组织无偿献血4588人次,累计献血量达123毫升,献血工作荣获“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

矢志笃行,助力社会实践迈进新征程

秉持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理念,通过创新实践载体矩阵,引导学生在党史情境化实践中探寻精神密码,筑牢“强信念·跟党走”的思想根基。精心打造具有政治标识度的先锋型实践团队与战略性服务项目集群,形成“思政浸润-能力淬炼-价值实现”育人闭环,增强青年学子的文化自信与使命担当,为培养时代新人提供坚实支撑。

近三年来,参与社会实践的师生达48375人次,组建实践团队1958支,其中重点团队96支。凭借扎实开展活动,多宝体育荣获全国“优秀组织单位”称号,12名师生荣膺省级“优秀实践个人”荣誉。先后共建36个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与素质拓展基地,累计形成实践成果1034件多个作品获评“优秀实践成果”。活动得到人民网、东南网、福建高校思政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

担当领航,提升基层服务取得新突破

着力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实践育人体系,推进参与维度和服务半径双向延展,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厚植基层沃土,将青春理想融入民族复兴时代洪流。将为青年学生办实事作为行动指南,深入解读基层项目政策,举办多场基层服务主题讲座。

2023年,福建省大学生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项目录取我校学子16名,位居全省高校第一;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录取我校学子10名,排名全省高校第五。2024年,福建省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项目录取我校学子21名,再次位居全省高校榜首;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录取我校学子28名,排名升至全省高校第三。

“党建之星”:杨秋燕

杨秋燕,现任多宝体育纪检监察室安全审理科副科长、纪巡审党支部组织委员,先后获得多宝体育第四届“李侗奖”“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筑牢思想根基,锻造党建引领“先锋队”  

作为支部组织委员,坚持以“强基固本”为抓手,协助支部书记推动支部建设提质增效。统筹支部工作,精心制定年度党建计划及总结,创新“三会一课”形式,将理论学习与业务研讨结合,全年组织支委会12次、党员大会15次、业务学习培训3次,专题研讨交流8次,开展警示教育4次。深化党性教育,策划“廉政文化”系列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赴革命纪念馆、廉政教育基地开展实践教学5次,举办“寻足迹忆初心,坚守使命悟廉风”等特色活动,推动党性教育入脑入心。强化党员管理,建立党员档案,定期开展党员评议,严格组织生活,落实党员责任区,加强日常监督,确保党员行为规范、作用突出。带头作“爱岗敬业、滴水穿石”专题微党课,组织支部党员轮流开展微党课6场。

推进党业融合,织密监督执纪“安全网” 

立足纪检监察主责主业,坚持严谨细致办案,守牢办案安全底线,以业务成果检验党建成效。规范案件办理,全年参与审查审理问题线索6件,制定《关于规范开展“走读式”谈话工作的规定》,推行“一案一研判、一结一复盘”机制,确保案件质量“零瑕疵”。筑牢安全屏障,落实落细谈话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风险管控要求。严格落实办案各环节的安全责任和操作规范,排查整改谈话室设施隐患6处,实现全年办案“零事故”。深化警示教育,针对高校易发多发问题,编印《武院廉风》12期,覆盖师生10000余人次;通过开展“廉洁福建·清清校园”建设为契机,推动建立学院“一院一品牌”,着力打造廉洁文化特色品牌,将清廉校园建设融入学生课程,营造风清气正校园生态。  

厚植为民情怀,搭建服务师生“暖心桥”  

兼任学生社区仁智3#楼栋楼长,践行“三全育人”,用心用情服务师生。建立管理队伍,兼任楼栋学生兼合党支部书记,组织党员带头开展卫生督查、安全排查10余次。延伸育人触角,结合纪检监察职能,组织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举办就业创业主题沙龙、消防安全宣传讲座等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打造更加温馨和谐的社区氛围,切实贯彻服务师生、育人为本的宗旨。强化法治教育,充分发挥部门工作岗位的优势,主动与武夷山市相关部门合作,在学生社区内共同开展预防青少年犯罪、防诈骗、禁毒等宣传教育活动,有效增强了学生的法律观念和安全防范意识,为构建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服务之星”:王建强

王建强,现任多宝体育党政办公室保密科副科长。先后获得学校“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强化政治引领,提升服务意识

铸牢政治忠诚,把稳服务方向。始终把讲政治作为第一要求,把讲忠诚作为第一标准。深化理论武装,全面积极主动参与校党委、机关党委及支部组织的各类学习活动。严格执行保密档案法规和管理制度,将“两个维护”融入机要保密档案工作全流程,以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保障服务方向不离‌。

践行初心使命,厚植服务情怀。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根本宗旨,将“以师生为中心”理念内化于心。在服务师生中坚持“首问负责”,主动为到办公室办事的师生排忧解难,用“有温度、有效率、有底线”诠释服务宗旨。

淬炼专业本领,夯实服务根基。聚焦机要保密档案业务核心内容,主动加强法规政策学习与专项业务培训。推动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融合,切实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精准服务师生的履职能力‌。

深化精细管理,释放服务效能

文件管理精准高效。全年组织及时收发、规范传阅、严密管理各类文件。通过建立完善的文件管理流程,确保每份文件都能得到妥善处理,流转顺畅。

教育管理科学规范。扎实开展年度保密自查自评工作,积极组织师生参与全国保密教育宣传月活动。通过多层次组织保密教育、多渠道开展保密宣传,营造良好的保密氛围,提升师生保密意识强化重点人员资格审查与警示教育。针对上级检查反馈问题立行立改,确保保密责任落实到位。

物资管理全面完善。动态完善机要、保密、档案相关设施设备的配置及时结合实际采购设备。建立定期维护和应急响应机制,保障设备高效运行,为服务工作开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聚焦主责主业,彰显服务价值

档案工作稳步推进。组织启动档案数字化工作,接收财务会计档案1200卷,组织完成学生档案接收、转递7500扎实组织做好2023年度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推进档案预约借阅服务,全年开展档案借阅600人次,查阅档案5000件(卷),复印档案3800页,为学校教学科研、评估检查等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档案信息支持。

印章管理规范有序。印发规范学校用印工作提示,进一步明确用印流程和要求。全年规范办理用印1000件,确保用印的合法性、规范性和准确性,为学校各类文件和事务的运转提供了有力保障。

会议保障扎实有力。扎实做好校长办公会等行政会议的保障工作,从议题的收集、整理,到会议纪要的起草,每一个环节都精心筹备。全年共收集、整理议题168个,起草会议纪要30份,为学校行政决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文稿起草优质高效。积极发挥以文辅政作用牵头起草学校机要、保密、档案等工作总结、报告、要点及学校年度法人报告、年鉴、有关工作提示等文稿,为党政办公室高质量做好“三服务”工作提供助力。

“文明之星”:罗锦英

罗锦英,现任教务处教务科副科长,先后获得“福建省优秀教务工作者”“多宝体育优秀党务工作者”“多宝体育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以生为本,智慧赋能传文明

秉持“高效、规范、精心”的管理理念和“细心、用心、热心、爱心”的服务准则,以文明素养推动教学管理提质增效。主导建设“教务管理系统”“成绩自助打印系统”等信息化载体,年均服务师生2万余人次。成绩自助打印系统上线后,校友和在校生无需排队盖章,实现“指尖办理、立等可取”,节省办事时间70%以上,获师生广泛好评。深入二级学院开展调研,牵头优化13项办事流程,编制图文版《学业服务指南》,并将服务延伸至学生社区,面对面解决选课、学分认定等难题,累计提供个性化指导500余人次,畅通学生与教务部门的沟通渠道。

专业护航,暖心服务润师心

以专业能力和服务热情,为一流课程申报工作注入活力。深入研读教育部及省级相关文件,精准把握政策导向和申报要求,确保申报工作有的放矢。申报过程全程参与,从课程设计、材料撰写到系统填报,为教师提供一对一精细化指导。无论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都能够耐心帮助教师优化申报材料。创新开展专题培训20余场,覆盖教师千余人次,更加系统提升在线教学平台应用、混合式教学创新等核心能力。工作成果显著,助力1门课程获评国家级、58门入选省级一流课程,形成“示范引领、梯次推进”的课程建设格局。

双岗践责,社区奉献展风采

积极响应“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号召,切实履行仁智1#楼栋长与楼栋党支部书记职责,将文明培育深度融入日常工作。每周至少开展一次楼栋走访工作,始终把学生安全摆在首位。定期组织并参与社区安全宣传与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宿舍文化节”“文明宿舍评比”等活动,显著增强社区凝聚力与学生归属感。与楼栋支委协同合作,精准识别出5名学业困难学生,依据帮扶需求和党员专业特长,为其提供精准辅导,助力学生期末全部顺利通过考试,无一人挂科。

家国同担,无怨无悔守后方

作为军属,始终以支持国防事业为首要责任。虽与丈夫驻地仅四公里之隔,但因任务需要长期无法团聚。面对聚少离多的生活常态,以坚韧态度应对挑战,妥善处理家庭事务,积极化解困难,将日常家庭生活转化为支持军队建设的坚实力量。当丈夫连续半年在外执行任务时,通过视频通话传递积极情绪,确保其安心履职;当家庭面临老人照护、子女教育等现实需求时,主动承担起三代同堂的生活重担,科学规划时间与精力,保障家庭平稳运转。“你守护山河,我守护家”的誓言,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军属群体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