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会议主题为“筑牢基础课程根基,增强学生核心竞争力”。讨论核心问题为素描、速写、色彩、形态构成等基础课程的内容设置和授课效果。参会教师就当前各个课程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教师们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学生毕业要求,从课程时间安排、内容难度、作品质量与数量,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能力要求,毕业目标达成度等多方面发表了各自的意见与建议。
本次会议主题为“筑牢基础课程根基,增强学生核心竞争力”。讨论核心问题为素描、速写、色彩、形态构成等基础课程的内容设置和授课效果。参会教师就当前各个课程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教师们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学生毕业要求,从课程时间安排、内容难度、作品质量与数量,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能力要求,毕业目标达成度等多方面发表了各自的意见与建议。调整《形态构成》课程内容为材料与技法表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研究深度,并将开课时间调整至第2学期《素描2》后进行,确保课程教学效果质量。将《素描1》调整到第1学期,将现有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提出由“初阶—高阶”的课程理念,提升学生基础课程的核心竞争力,助力学生就业;同时将《素描1》、《素描2》的课时增加至72学时,确保授课结果的高质量。确定调整《速写1》和《 速写2》课程大纲内容,授课教师按照要求进行授课,助力速写课程提升学生造型能力与动态捕捉能力。重新启动美术学基础教研室,确认参会人员为基础教研室成员,教研室主任由郑翔老师担任,指导基础课程教学与材料收集等工作。确定定制专门的基础课程作品收藏证书,由基础部教师共同遴选出优秀作品进行收藏和证书颁发,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计划本学期末举办美术学系首届基础课程留校作品展,为学生树立榜样,提升学生学习的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