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应用数学系召开专业见习总结会

发布时间:2025-04-22浏览次数:360

近日,数学与计算机学院2023级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班学生在武夷山第三中和武夷中学开展为期一周的教育见习活动,在带队教师王学彬、方政蕊及系主任郑航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课堂观摩、教学实践等环节深化专业认知。见习总结会上,师生齐聚一堂,共话成长

一、队长引领,共叙见习心得

在总结会的首项议程中,每位队长结合实践经历分享感悟。胡嘉杰队长以“角色转变与责任担当”为核心,回顾了协助班级管理的经历:“从旁听生到助教,我深刻体会到课堂节奏把控的重要性,也学会了用学生视角设计问题链。”谢敬怡队长则聚焦师生互动:“在批改作业时发现,个性化评语能有效激发学生积极性,这让我意识到教育细节的力量。”林子钰队长从教研角度分享:“参与集体备课让我接触到跨年级教学资源整合,为未来教学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二、教师指导,凝练教学智慧

王学彬老师以“教态即教学语言”为切入点,强调课堂仪态的感染力:“站姿、手势、眼神交流都是传递知识的媒介,需兼顾亲和力与权威性。”方政蕊老师充分肯定学生表现:“同学们在板书设计和课堂应变上展现出创新思维,但需更注重学情分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着目标’。”两位老师的指导为学生指明了专业精进方向。

三、学生分享,碰撞实践火花

自由交流环节中,学生坦诚分享挑战与收获。李宁捷同学提及课堂突发状况:“处理学生提问超时的经历让我学会灵活调整教案。”陈维敏同学则感慨:“在习题课上尝试‘小老师’模式,发现学生互评能显著提升参与度。”这些鲜活案例折射出见习对理论与实践融合的推动作用。

四、总结展望,锚定育人航向

郑航老师在总结中强调:“教育见习不仅是技能练兵场,更是教育初心的试金石。”他鼓励学生将“以生为本”理念融入未来教学,持续关注教育前沿动态。此次见习通过“学—教—研”三位一体模式,为师范生搭建了成长阶梯,也为院校与中学协同育人积累了宝贵经验。

据悉,数计学院将以此次见习为契机,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推动师范生培养与基础教育需求深度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