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为鉴、防患未然,近年来国内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

发布者:实验室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03-03浏览次数:361

(1)2022年12月6日,香港某大学化学楼四楼的一间实验室发生一起实验室事故,一博士生灼伤眼部。事故原因:一名男博士研究生,设置实验反应装置后,离开实验室,怀疑份量及操作失当,导致一个装有高浓度、强碱性氢化钠的烧瓶突然炸裂,化学品喷出两三米外。当时实验室内有另一名女博士研究生,女博士生脸、颈、眼角膜被高浓度化学品灼伤。
(2)2022年11月26日,南京某高校生科楼实验室发生一起火情,没有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原因:着火点是7楼的生科院实验室,随后火势顺着通风管道烧到了4楼。
(3)2022年11月15日,四川某大学唐某某在该校李白河校区上实验课,当天下午该学院另一名教师齐某某上报学院称,该院教师曾某某在他喝水的杯子里投入了东西。事故原因:唐某某称,被投毒的地方是她喝水的水杯,案发当日她从中午到晚上八点都喝过。其称,据了解被投入她水杯的是剧毒物品“百草枯”。
图片
4)2022年11月5日,西安某大学师生上课期间,实验室机器起火,现场烟气较大。事故原因:实验室内机房UPS电源机组冒烟起火。
(5)2022年7月21日,北京某研究院,发生一起催化剂泄漏自燃,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事故原因:实验操作人员在实验室分装含有甲基铝氧烷(为自燃固体,属危险化学品,遇空气燃烧)的催化剂时发生泄漏,催化剂遇空气发生剧烈燃烧,导致现场操作人员伤亡。
(6)2022年6月7日,深圳一所高校的实验室内发生玻璃仪器爆炸事故,一博士生面部、颈部、手臂等10多处被炸伤,手指肌腱暴露,右侧下颌皮肤被炸出一指节深的洞,颈动脉鞘被炸开,再深0.2毫米将有生命危险。事故原因:据网络报道,爆炸的瓶子很有可能是封管等高压玻璃瓶。
(7)2022年4月20日,湖南长沙某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一实验室发生爆炸事故,一名博士研究生烧伤。事故原因:据网络报道,事故的直接原因或与铝粉有关。
(8)2021年10月24日,南京某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一材料实验室爆燃引发火情。学校第一时间将11名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救治,其中2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9)2021年7月27日,广州某大学药学院505实验室在清理通风柜时发现之前毕业生遗留在烧瓶内的未知白色固体,一博士研究生用水冲洗时发生炸裂,炸裂产生的玻璃碎片刺破该生手臂动脉血管,后经治疗无生命危险。
(10)2021年7月13日,深圳某大学化学系302实验室在实验过程中发生火情,现场一名博士后实验人员头发着火,已被第一时间送往医院检查,诊断为轻微烧伤,经处置已无大碍,现场未造成其他损失。
(11)2021年3月31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发生实验室安全事故,一名研究生当场死亡。此次事故的原因是反应釜高温高压爆炸,导致该学生当场去世。
(12)2020年12月21日,成都某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一研究生在分析测试中心准备XRD测试时,违规用塑料样品袋携带金属粉末样品,导致粉末氧化放热,造成塑料袋燃烧的事故。该生迅速将样品带出室外,用灭火毯捂灭,幸未造成人员受伤和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