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展《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读书分享会

发布者:发布时间:2024-11-01浏览次数:370

   10月31日晚上,马克思主义理论读书会于青马讲坛开展《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读书分享活动,由陈虹老师主讲,刘延雪老师、马雪嫣老师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读书会会员参加。

    活动伊始,马理论读书会会员分享阅读《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的心得体会。会员在了解《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文集编写背景的前提下,通过阅读《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整本原著,感受到马克思、恩格斯在展望未来社会问题上的科学预见性,对文本进行了概述;在细读文本中,会员发现文本撰写中的遣词造句问题,例如,在《波斯与中国》这一章节中 “虽然你可以说,这场战争充满这个民族的目空一切的偏见、愚蠢的行动、饱学的愚昧和迂腐的野蛮,但它终究是人民战争”,运用了“偏见”“野蛮”等带有主观色彩的词语,就这个问题,与会成员展开讨论。陈虹老师指出,这些词语并非是歧义性词语,恰恰相反,在《波斯与中国》这一章节的最后一段中,恩格斯提出“过不了多少年,我们就会亲眼看到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国的垂死挣扎,看到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光”,马克思恩格斯在写作时始终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对于中国革命充满希望,认为其是“亚洲新纪元的曙光”。

   会员们就阅读原著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展开热烈讨论。《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一书主要有关中国近代历史,读书交流中主要探讨了《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章节中运用“两极相联”原则分析中国革命对于欧洲的影响;《议会关于对华军事行动的辩论》章节中在“亚罗号问题”中体现出近代英国议会与内阁权力分立,进一步引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看待问题的角度等等,对于《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文集进行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系统论述,促进了会员们把握“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三者辩证统一的重要方法。

   通过陈虹老师结合原著的细致讲解,将每个问题环环相扣,深入学习《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中的思想理论观点,帮助会员们搭建起阅读原著的逻辑框架,领会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